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四個“新”字,意味著要在新發展格局中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動權。
今年3月,《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發布。規劃明確了氫能和氫能產業的戰略定位: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氫能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

氫能是全球公認最理想的清潔能源之一,氫能產業是機遇無限的新興產業。作為東方電氣集團“六電六業”中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及燃料電池板塊是集團公司早在2010年就布局“未來產業”的“先手棋”。
不求近功,不安小就。從高效長壽命的氫燃料電池動力裝置起步,從氫交通、氫發電向氫儲能、氫冶金、氫化工等應用領域延伸,東方電氣集團已構建起綠色制氫、儲氫、運氫、用氫的全產業鏈,成為綠色氫能綜合利用方案提供商,在推動能源革命、助力“雙碳”目標實現中展現著“綠色動力,驅動未來”的使命與擔當。
“氫裝”上陣 駛向未來
日前,東方電氣集團自主研發的OLAS 270A燃料電池系統通過國家強檢認證,各項參數指標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其中系統額定功率達270千瓦,峰值功率達272千瓦,是目前國內功率最高的燃料電池單機系統。此外,OLAS 60A氫燃料電池系統在國內率先實現了10000小時耐久性實測大關。

作為國內氫燃料電池行業的推動者和發展綠色動力的踐行者,東方電氣集團始終走在技術創新的前沿,率先在交通運輸領域開展氫能燃料電池應用,自主開發了燃料電池系統、電堆以及關鍵核心部件膜電極。其中氫燃料電池從VM系列到OLAS系列,從40千瓦到120千瓦,再到270千瓦,每一次系統更新、迭代和優化的背后,都是東方電氣人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的最好見證。

截至目前,東方電氣集團已成功交付不同系列氫燃料電池發動機超300臺,覆蓋全系客車及輕、中、重卡等應用場景,投運車輛累計運行里程近1900萬公里,單車平均運行里程已超15萬公里,單車最高里程超26萬公里,平均氫耗約4千克每百公里,綜合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且百公里氫耗等關鍵指標為同等車型國內公開報道最佳。

同時,東方電氣集團的氫燃料電池技術與產品繼車輛交通領域成功應用后,再向氫儲能、氫發電、氫供熱和氫能綜合利用與多場景應用的成功拓展,成功研制了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裝備系統,該系統集成了發電與供熱技術的功能,能源綜合利用效率超過90%,設計壽命超過40000小時,可實現全過程零碳排,現已向南方電網、中國華電、中國三峽集團等多家用戶交付產品。東方電氣集團的氫能綜合能源利用裝備系統已成功實現了功能模塊的高功率化、制造產出的批量化、工程應用的規模化,為國家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方向探索出一條新路。
“氫風”徐來 聚“氫”成鏈
日前,由東方電氣集團所屬企業東方鍋爐和攀枝花花城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建的國內首個管道輸氫母子加氫站在攀枝花市正式運營。該站每天可為5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提供加氫服務,2輛管束車提供充裝,預計全年可實現減排二氧化碳7200余噸。

該加氫站兼容站內加氫與向站外供氫功能,集成了東方電氣集團在氫能裝備技術領域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重大科技專項成果和企業多項自主專利技術,特別是輸氫加氫工程,不僅是國內第一個管道輸氫、具備為車輛和分站加氫的母子加氫站,而且兼備了各種氫能裝備研發與試驗、氫能裝備標準制訂與驗證等多種功能,創造了功能集成度、國產化應用、建站周期效率等行業多項第一,展現了集團公司氫能全產業技術優勢。

與此同時,東方電氣集團持續拓展氫的能源屬性與氫的資源屬性的應用價值,于今年8月建成的國內首個制儲用一體化多場景氫能全產業技術應用示范園,作為2022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重點打造的示范應用場景之一,得到各界高度認同。未來,園區將進一步建設為氫產業新技術的科研基地、氫產業全產業示范基地、氫產業工程化的應用基地、氫產業裝備系統集成基地、氫產業展示推廣基地和氫產業科普教育基地,為我國氫能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裝備、應用和系統方案支持。

位于成都市郫都區的東方氫能產業園,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由東方電氣集團所屬相關企業投資設立項目公司并分兩期建設,一體推進氫能產業全產業鏈發展。產業園導入四川省燃料電池重點實驗室,打造氫能科技創新中心、制造中心、科普中心、運維服務及大數據中心、應用示范中心,將通過引入產業上下游企業,構建燃料電池核心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企業集群,覆蓋制氫、儲運氫、加氫、氫能綜合利用全產業鏈,充分發揮產學研合作、技術滲透、資源集聚、示范帶動的作用,奮力打造中國西部氫能高端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區。
“氫”凈世界 零碳未來
今年的北京冬奧會,因綠色環保新技術大量運用,被稱為“最綠色”的冬奧會,產生的碳排放量全部實現中和。這“最綠色”背后,氫能是一大功臣。
《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中也明確提出了氫能產業發展各階段目標:到2030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清潔能源制氫及供應體系,有力支撐碳達峰目標實現。到2035年,形成氫能多元應用生態,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明顯提升。

共創“氫新”時代,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積淀,東方電氣集團正以綠色氫能技術為核心,掌握涵蓋氫能項目立項、開發、建設以及管理運營的全生命周期的綜合解決能力。
共享“氫新”未來。東方電氣集團以成渝氫走廊為原點,輻射成京津冀、陜豫晉、黑吉遼、川甘疆、川黔桂、徽蘇魯、贛閩粵等氫產業帶,以綠氫為核心耦合風、光、儲、熱等技術,創造多功能多場景應用的氫產業空間,為實現“雙碳”目標和能源安全提供強力保障。